最近舆论场很浮躁,大家都自顾自地划分阵营,互相代表互相指责,仿佛都受了天大的委屈,只恨不能屠戮持有对立观点的群体,以证明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
——社会氛围如此合适,自然应该回顾一下经典讽刺电影《奇爱博士》。
1964年上映的《奇爱博士》的完整标题是《奇爱博士: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核弹》。故事以古巴导弹危机为背景,讽刺了美苏的军备竞赛,揭露了精英阶层的真面目。
其实,《奇爱博士》不能叫做黑色幽默影片,因为故事的逻辑基本就是现实的逻辑,只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例如,群英荟萃的美国国防部作战室内,面临生死存亡的精英阶层只能听天由命的样子,就有无数的现实对照。
关于这次俄乌战争,其直接引发的是“国际政治传播”,进而引发的是围绕着“俄乌战争之国际政治传播”所展现和建构的“国家形象”。现在海量的信息汹涌而来,“核量级”的舆论战,已经“炸”得民众和专家晕头转向!
——2022年3月29日 清华大学“政治传播与国家形象”学术沙龙会 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演讲节选
瞧!这种“束手无策”和“听天由命”的状态不是广泛存在于精英阶层之间吗?
《奇爱博士》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展示普罗大众受精英阶层的煽动而卖命。精英们左手抽着雪茄,右手抱着女秘书,过着大鱼大肉以权肥己的生活。而那些投掷核弹的美国士兵用生命换来的是一支.45口径的手枪、四天份的应急食品、抗生素、袖珍书籍、两百美元、九包口香糖、三支口红、三双丝袜和一包避孕套。
故事里,美国的精英阶层各有各的算盘,于是美国士兵一边打苏联人,一边打自己人,疲惫而精确的执行上峰的命令。而世界末日来临后,这些精英阶层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选择了只有精英阶层可以延续的方案,还不忘满足私欲,趁机实现一夫多妻制的美梦。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现在的互联网不过是追逐名利的新舞台,充斥着各方的利益较量,无数私欲隐藏在不同观点之内。只可惜,天真的人们不愿意克制自己的情绪,还是乐此不疲的诅咒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合的人。
信息战的手段没有知识分子宣传得那么有力,只是陷入极端对抗状态的群体总是不记得一条最基本的真理——矛盾永远存在。
马克思说:资本家互争利益的国际战争,是无意义的,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民国三年的欧洲大战,丧失了许多的生命,耗费了无数的金钱,结果得到了什么?……现在一般资本家宣传说:“对外战争是有益的,对内的战争是无益的。”我们却要进一步说:“资本家互争利益的国际战争,是无意义的,打倒资本主义的国际战争,才有意义的;军阀们争权夺利的国内战争,是无价值的,被压迫阶级起来推倒压迫阶级的国内战争,才有价值。”一般国家主义派,盛倡其“为祖国而牺牲,乃无上光荣”的说法,这是资产阶级欺人之话,我们万不要受他们的愚弄。
——毛泽东《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 1962年3月18日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有效的决策往往源自对现状的把握,而不是根据任何个体的愿望。遗憾的是,人们习惯跟随自身的愿望。更加遗憾的是,人们将国家机器视作一台“圆梦机”,爱憎只论自身愿望是否得以满足。
《奇爱博士》教育我们,认识矛盾是为了发展自己,避免受到他人的利用和欺骗,不是为了被无处不在的矛盾所驾驭,沦为Dr. Strangelove私欲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