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整理和发掘植芝理一相关内容的随笔时,笔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那时,笔者把这种感受理解成了无从满足的分享欲发作,错误的感性认识使笔者走上了一条漫长的歧路。孤独感没有减轻,还成倍增加了。但笔者一点不懊恼,不是嘴硬,是实话实说。

因为看见不是理解,只有理解才能看见。这是一条必经的歧路,妄图寻找捷径的所有努力都会是徒劳。

本文总结了笔者的心路历程,愿与书友共勉。


「艺术语感」

想要完整了解植芝理一的漫画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神秘学”、“民俗学”和“二次元”相关常识,这是书友们的共识。阅读考据已成习惯,就像《大蜘蛛酱flashback》的民间汉化组所做出的卓越努力和笔者最初做的那些事。

但笔者渐渐发现一个严重问题,自己长久地无视了地域差异。以太阳为例,太阳东升西落的象征意蕴在中日两国的文艺作品存在差异,我们的太阳通常象征人与历史,而日本则强调民族与神话。在此基础上,日本漫画家植芝理一的太阳还有更加复杂的内涵,这是因为有日本民俗学等专业知识的加持。

只有形成语感才算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而艺术语感的缺失注定了国内书友无法完整接收植芝理一的情感信号。当然,同种同源的日本人未必就有优势,尤其是在《迷狐怪童》和《梦的使者》两部作品上,绝大多数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

令人气馁的还是《谜样女友×》和《大蜘蛛酱flashback》两部作品,尽管植芝理一已经降低了阅读理解的门槛,但还是难以摸清门道。还是太阳,非常简单的太阳,光是这个意象就令人抓耳挠腮,无从下手。

世界充满了隔阂。乐观主义者说,杰出的日本文艺研究者可以带领我们披荆斩棘。但悲观主义者说,文学研究者也有自己的立场,层出不穷的画靶射箭只会扰乱我们的判断。归根结底,对作品的解读要建立在一个明确的方向上,而这个方向只能由作者提供。

艺术语感的地域差异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对境外文艺作品的解读注定呈现出破碎感。但积极承认它,主动认识它,对读者大有益处。


「假设求证」

著名导演押井守曾经评价宫崎骏的《红猪》是部“百分百的自我辩解式电影”,并且认为“任何导演都会拍一、两部辩解式的电影”。

读者应该能明显感觉到《大蜘蛛酱flashback》也是植芝理一的“自我辩解式漫画”,但没有百分百,至多百分之三十。同时,围绕这部作品的误读实在太多,也包括笔者在内。对此,笔者进行了反思,结论是自己仍然被“艺术非政治”的偏见支配着大脑,有意无视着艺术源于生活的金规铁律。

以《大蜘蛛酱flashback》为例,第一话开篇的节奏非常紧凑:某个人站在女孩背后看她的屁股,所以挨了一巴掌,接着男主人公出场,着重思考“那个屁股”。

看屁股是什么?日本语的“尻”可以指事情或者行为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去验证作者是否有这个意思:

清晨,男主心无旁骛地登上阶梯,此处的窗户上方书写着“I have seen the future(我看见了未来)”。为了提醒读者注意时空关系,作者用照片和开篇画面强调了妈妈的年纪。

对于读者和剧中的爸爸来说,儿子看见的是未来。但是儿子不知道现在的妈妈从何而来,更不知道自己对妈妈的感情从何而来,所以他需要探索妈妈的过去。这些表明《大蜘蛛酱flashback》的主旨是探索情感从何而来。

此外,妈妈的形象整合了植芝理一的经历,但明显不是他本人。从妈妈的姓氏与毕业学校着手,我们会发现妈妈具有明显的日本色彩,那么她可能象征着植芝理一视角下的日本。

这样一来,作者对日本的看法就隐含在作品的问题里:为什么爸爸突然离世?为什么爸爸带妈妈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独立日》?为什么一吐槽男儿子不像妈妈?为什么妈妈期望儿子与一恋爱?为什么儿子莫名闪烁泪花?

只要认真研究作者的生活背景,我们或许就能得到答案。不要害怕提出十分大胆的假设,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别挣脱一种偏见又被另一种偏见所俘获。只要小心求证就没有好怕的。即使求证无果,也可以果断放弃——经过假设与求证后的放弃不是逃避,而是辛劳的成果。

以下是笔者所提供的视角,请不要形成偏见

植芝理一出生于1969年,而日本左翼运动在1970年就陷入了低潮,接下来的24年里发生了七轮美日贸易战。可以说,植芝理一的童年伴随着日本经济和政治思想的巨大震荡,他是迷惘的一代人,为了挣脱迷茫的状态也会尝试接触接纳各方见解。就像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渴望右翼的“入关学”,又转投左翼的“无产联盟”,受到“LGBT”的诱惑也寻求“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爸爸铃木治为例,他可能是早稻田大学出身的著名新右翼活动家铃木邦男。在60年代末的左翼运动最强大的时候,担任全国学协首届委员长的铃木邦男率领右翼采取了各种措施。1972年,铃木邦男提出“反美反共反体制,日本完全独立”,这或许就是爸爸带妈妈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独立日》的原因。同时,铃木邦男主张左右联合,对左翼力量的凋亡感到担忧。在植芝理一创作时期,日本左翼运动基本凋亡,那么铃木邦男所代表的右翼自然“死亡”了。

在相册里,妈妈站在左边,而爸爸站在右边,这种站位很有时代的象征意蕴。


「结语」

没有脱离实践的认识,也没有脱离认识的实践。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
……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实践论》节选

文艺作品无法避免误读。完美的解读绝不存在,对《圣经》和《论语》的解读造成了无数的观点与群体,谁也说服不了谁。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节选

因此,不必追求一份面面俱到的说明书,总结一份独有的阅读指南也就足以。综上所述,希望本文能够成为书友的阅读小助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