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引用了专业性知识,阅读需要耐心。笔者大篇幅引用了基础解释,所以理解难度很低。

源自东方的含蓄美

在影视作品中,摄影机模拟的是观众的眼睛,在拍摄一个连续的时空段落时,摄影机的机位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摄影机的机位变化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造成空间关系上的混乱,为了不至于使观众产生如堕五里雾中的糊涂感,人们提出了“轴线原则”。

所谓轴线,是指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条假想线。其中,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所形成的轴线叫方向轴线,由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关系轴线。

方向轴线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摄主体总有一定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有时是动态的,有时是静态的。由动态方向构成的轴线叫运动轴线,由静态方向形成的轴线叫视线轴线。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视线总有一定的方向,或凝视某物,或遥望远方,或深夜静思,这样就可以由视线方向引出一条假想的直线——视线轴线。

视线轴线通常是静态的,即没有发生位移,这样的轴线就要根据视线主体和被视主体的虚拟连线来确定。拍摄时,摄影机就放在轴线的一侧,否则就会越轴,造成空间关系上的混乱。

以《大蜘蛛酱flashback》第33话的一段完整情节为例:

当主人公注视“一”时,镜头里的他们都没有发生位移,此时利用的是由被摄主体(主人公)的视线方向所形成的方向轴线。


但是,当“一”完成转头接近主人公时,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就变成了被摄主体(一)的运动方向所形成的方向轴线。

——倘若更加认真阅读的话,读者会发现在利用完运动轴线后,最后回归了主人公的视线轴线。


前文提到,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所形成的轴线叫方向轴线,由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关系轴线。

在短暂回归视线轴线后,接下来的情节基本都是关系轴线的使用,直到“一”接受告白的阶段又转回了方向轴线。

整体示意图如下:

在这场轴线的利用过程中,趣味点就在切换关系轴线的时机是“一”触碰主人公后。

轴线的作用之一是营造节奏感,利用镜头准确传达明快、颓丧和紧张等情绪。

由此,读者会发现在切换到关系轴线的时机,是主人公与“一”在第33话的首次亲密接触,两人之间只隔着最后一张手帕的距离。


《大蜘蛛酱flashback》第33话还利用了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越轴,利用被摄主体的运动改变原有轴线——可以说,全话完全遵循“轴线原则”。

利用轴线,读者可以发觉“活动室告白”人物渐行渐近的情感关系既含蓄又浓烈。当天空的夕阳之景与海面映射的波光融合,堪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呈现了强烈的东方美学。

创作风格:什么是场面调度?

尽管《大蜘蛛酱flashback》第33话利用轴线刻画出了颇有趣味的浪漫色彩,“轴线原则”也是商业创作者必须具备的技巧,却不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它与我们经常提及的“网文套路”一样,不是必须遵守的天条,因为大象无形。

中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老先生提醒过:

全世界的电影电视界都清楚这条轴线是好莱坞独有的,其他民族电影电视创作者和大师都不遵守它。在电影历史中还没有哪个民族的电影因为模仿好莱坞电影的零度风格而获得“民族电影风格”的称号。

对于优秀的创作者来说,必须拥有独具特色的场面调度,而“轴线原则”只不过是场面调度可采用的方案之一。

场面调度源自法语,Mise-en-scène,法文字面意思是“摆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放在场景中”。作为影视艺术的专业术语,场面调度一词是从戏剧艺术借鉴而来。在戏剧中,是指导演对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手势、上下场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应用方面来说,场面调度是导演进行影视创作的必要手段,是导演的创作需要。对于读者而言,是影视艺术的审美需要,是解读影视作品的重要方面。

导演的场面调度必须依据生活的逻辑,依托一定的文化背景,展示情感的流向。生活的逻辑,即现实生活中的合乎规律和逻辑的内容。导演要通过自己的调度将其置于影视作品之中,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真实可信,才能让观众自发地调动潜意识里对作品的认同感。

植芝理一在创作《谜样女友X》时,非常注重角色动作的镜头分割,而且分割的数量很惊人。

日本市面上的人气恋爱漫画则不一样,大多数作者更加偏爱使用人物全身,表情特写或是跨页来释放情绪,充分利用了漫画的特点。因为只有电影电视在引导读者情绪时,必须使用一定的镜头分割数量来化解镜头的乏味。

然而,《大蜘蛛酱flashback》场面调度的特点就是遵循电影电视的拍摄机制,其稳定的空间关系与不夸张的角色动作为《大蜘蛛酱flashback》构建真实生活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1934年4月19日,鲁迅给陈烟桥的信里提到:

……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
况且,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更不好的是内容并不怎样有力,却只有一个可怕的外表,先将普通的读者吓退。例如这回无名木刻社的画集,封面上是一张马克思像,有些人就不敢买了。

在笔者看来,《大蜘蛛酱flashback》就拥有一个“很可怕的外表”,许多日本读者反馈难以接受“恋上妈妈”的题材。但是《大蜘蛛酱flashback》的创作技巧不俗,且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可谓是一场利用自身创作理念、创作实力与高难度题材的较量。

植芝理一的创作理念,一贯不会把亲密的肢体接触当作建立特殊关系的前提。但是在《谜样女友X》的连载时期,通过不断调整女主人公卜部美琴的人设,植芝理一显然已经掌握了商业创作的财富密码。

于是对他而言,创造一个丰满动人的女主人公相当简单,操纵读者的性幻想也轻而易举。《大蜘蛛酱flashback》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一切利好元素集中于一个“反伦理”的人设——母亲,主人公最符合道德的恋爱对象竟是一无所有的“一”。

植芝理一曾直言创作少年恋爱漫画是一个挑战。在笔者看来,《谜样女友X》成功无疑,而作为第二次挑战的《大蜘蛛酱flashback》更是只身涉险的艰苦战斗。

在日本漫画家之中,植芝理一的人设是“御宅族”,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提及YMO,而且充分了解YMO专辑的文化因素,例如人民帽背后强调的男女平等。由此可以想象,他不会有浅尝即止的阅读。所以,绝不能忽视植芝理一经常提及的实相寺昭雄、藤子不二雄、坂本龙一和宫崎骏等人,尤其是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点——既是无与伦比的创作者,也是不屑隐藏自身态度的斗士。

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亦大有此病,或此生终不能改。——鲁迅

利用场面调度剖析创作者时,一般强调创作者的技术实力和文化背景,往往容易忽略创作者的性格特点。笔者希望本文可以引导读者关注盲区,寻找可供探讨的方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