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冒犯了人制定的一条要求不得入内的法律,但是这种刑罚不是人制定的,也不是出于人的意愿,这是人无法取消的一种刑罚。一条物理定律早就规定:总量为h的燃料将赋与质量为m的应急快递飞船以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动力;第二条物理定律又规定:总量为h的燃料将无法赋与质量为m+x的应急快递飞船以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动力。
应急快递飞船只服从物理定律,人对她的同情再大也无法改变第二条定律。
—《冷酷的方程式》汤姆•戈德温

《爱与黑暗的故事》

爷爷在精神上向往着经历两千年不幸、正在重建的阿里茨以色列。他思念加利利、沙龙平原、吉拉德、吉尔伯阿山谷,思念撒玛利亚山、以东山脉,“奔流,约旦河水在奔流,你波涛汹涌”。他为犹太民族基金会捐款,给犹太复国主义者支付谢克尔,热切地阅读点点滴滴的阿里兹以色列信息,为杰伯廷斯基的演讲如醉如痴。杰伯廷斯基有时经过犹太人居住的维尔纳,聚集起热情的听众。爷爷一向全力以赴地支持杰伯廷斯基那妄自尊大毫不退让的民族主义政治,认为他是军事复国主义者。然而,即使维尔纳大地的火舌快烧到他和家人脚下时,他还是倾向于——也许是施罗密特奶奶使之倾向于——到某地寻找不像巴勒斯坦那么亚洲化、比总是暗无天日的维尔纳略微欧洲化的新家园。1930年到1932年,克劳斯纳想移民法国、瑞士、美国(尽管是红色印第安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英国。但这些国家无人愿意接纳他们,他们的犹太人已经够多了。(“一个都多。”加拿大和瑞士的部长们那时说,其他国家嘴上不说但也这么办。)

约在德国纳粹执政前的十八个月,我那位犹太复国主义爷爷竟然无可救药地对维尔纳的反犹主义视而不见,甚至申请德国国籍。让我们幸运的是,德国也拒绝接受他。这就是他们,这些满怀热情的亲欧派人士,能讲如此多的欧洲语言,吟诵欧洲诗歌,坚信欧洲道德水准至高无上,欣赏欧洲的芭蕾和歌剧,培育着欧洲传统,梦想着它实现后民族主义后统一,仰慕它的行为举止、衣着和时尚,自犹太启蒙以来无条件无拘无束地热爱它热爱了几十年,尽人之最大努力以取悦它,以各种方式为它做出各种贡献,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用狂热的取悦打破它的冷漠与敌视,与之交友,使自己得到它的欢心,为它所接受,为它所拥有,为它所爱……

简谈: 本书是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出版于2002年。作者阿摩司·奥兹仔细回忆了他的生活:有人相信人人平等移籍美国,有人信仰共产主义建设苏联,有人住在以色列,以犹太人自居,却根本不懂犹太文化。而一位传统的犹太人,他的爷爷,即使他们有一双漂亮的蓝色大眼睛,白种人的肤色,对苏联恨之入骨,对欧洲文化推崇至极,竭尽所能的讨好欧洲友人,却仍未获得接纳。
当年看到这篇小说,我深刻感受到了震撼,随后陷入了迷茫。它几乎摧毁了我对“国际友好”的所有幻想。


《虚幻的旅行》

娶了银行总经理的女儿作妻子的永仓,在三立商行的地位自然得到了保证。

彩子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后盾强大。按说自己是永仓之流的小人物无法染指的“高贵女人”,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高贵女人”的待遇。出于这种认识,她一开始就把永仓看作是侍奉主人家小姐的“家夫”,把永仓的父母视为卑贱的奴仆,自然会若无其事地口出恶言,辱骂他们是“猴子”。

永仓对此却不能说一句不满的话。他是彩子的丈夫,但不是“主人”。

(原文注释:日本妇女对外称自己的丈夫为“主人”)

简谈: 本作发表于1987年,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并不遥远。1985年,日本与美国签订著名的不平等条约《广场协议》,日本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宣告终结。本文陈述了一种客观现象:即身处经济黄金时期,精神文化道德也没有任何进步迹象。令人幻灭的地方恰巧是——文明没有自觉进步的道理。


《基督山伯爵》

“巴斯特里尼老板,”弗朗兹对他说,“今天好像要行刑处决犯人,是不是?”

“没错,阁下。不过要是您这么问我,是想弄个靠窗的位子,那您已经说得太晚了。”

“我没有这个意思,”弗朗兹说,“再说,倘若我真的想看行刑场面的话,我想在平乔公园的斜坡上总能找到个地方吧?”

“噢!我还以为阁下不会跟那些下等人挤在一起呢,平乔公园倒是他们的天然的看台。”

简谈: 鲁迅曾在《药》和《备考:剪报一斑(盈昂)》里多次批判中国人喜欢看“杀头剜肉”。然而,大仲马笔下的欧洲人也丝毫不逊色。
一旦摆脱盲目的“民族性”批判,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社会现象,就会发现古今中外——扭曲才是人类社会的底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

简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996 ICU”、“华为251事件”和“阅文合同事件”都是在全球的高速经济增长摁下暂停键的大背景下,帝国主义再次复活,中国民族工业又一次变成了受到制裁和压迫的对象。回过头读一读发表于1930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更加认识到历史规律的冷酷。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导方式分析》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从不稳态走向稳态,从稳态走向不稳态的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发生这样一些变化:
(一)社会经济活动的变革引起利益分化。改变旧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就势必要改变过去依靠这种结构而享有某种地位的人的处境,就会使他们改变利益和条件的结构。根据改革的规模大小,程度深浅,幅度宽窄,涉及的人数有大有小。这种利益分化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压力,而这种压力并非都能完全通过政治协调来消除,必定会有一部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政治体系能有较大的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二)人员更替。……在旧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与现代化过程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一部分人被代替。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但是这种人员更替也会在社会上形成压力。政治体系如果没有力量,便不能承受来自他们的压力,现代化也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传统变革。现代化进程会向社会各个方面的传统发起挑战,它在各个方面都会带来革故鼎新,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传统与社会大众的心理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变革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现代化进程往往会在某些点上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政治体系无力控制局面,或者不能有效实现进一步的政治领导,就会发生社会紊乱。
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现代化失败的例子世界上也是存在的。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民主的进程,但在很多具体情况下,它也选择集中。

简谈: 本文发表于复旦学报1988年第2期,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发达国家,总结归纳了现代化导致的变化,预见了21世纪中国的社会矛盾。“现代化进程往往会在某些点上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用来解释目前国人的迷茫、困惑与愤怒。字里行间,读者不只能够发现作者的睿智,还有社会必然淘汰不适应者的金规铁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