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沪宁,1955年10月6日出生于上海。1978年,报考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师从有名的研究《资本论》的权威陈其人老先生。1985年,在复旦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1995年,从政。

《政治的人生》序文摘录

作者序

……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的。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
之所以起名为《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作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至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意出版这样的书,所以我就记录下我的夜思。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1994年底于复旦大学

《政治的人生》必要知识储备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下贱”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台词节选。

尽管传播得很广,但写自传或者日记是不是“下贱”行为,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鲁迅不讨厌写日记,而是讨厌出版日记,批评胡适在生前就出版日记的行为。毛泽东认为名人是能够预估到日记在自己死后出版的,所以写不写日记,怎么写日记,体现个体对活法的选择。国内两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写日记,而周恩来不写日记。

《政治的人生》无疑是日记,而且是作者亲自参与出版的正规日记。但在序文里,作者表现得自己并不热衷于此道,特意补上了“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意出版这样的书,所以我就记录下我的夜思。”,还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以表达自己也是半推半就。

笔者阅读本书多年,谨慎研究了各方面的材料,最终认为序文的感慨是真假参半。毫无疑问的是,作者对政治的热情是真的。1994年至1995年是作者从政治学走向了法学,但仅1年后,就从学者变成了政客。

1978-1981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1-1989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师、副教授、教授
1989-1994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
1994-1995年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1995-1998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

《政治的人生》行文12.6万字,首册印刷于1995年1月,二刷于4月,以王沪宁当年的影响力,在担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期出版一本“政治”日记,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笔者感叹作者对政治的热情是真的。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根据人的愿望和行业选择,行舟的难度可谓天差地别。从古至今,“政治”都是最卷的行业,而本书就是作者的觉悟。


文章主线

《政治的人生》对普通读者最大的价值是视角。

一个热衷政治的研究者都要面对哪些问题?一个1994年的人是如何看待时政发展?一个想要从政的人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除此之外,就是学者生活的点点滴滴。

常言道:“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但笔者认为读书恰恰要反过来。别管作者怎么做,专门看他怎么说,因为认识和传播真理都不是难事,真正难的是不动摇对真理的追求。

另外,因为本文的很多部分需要大量注解,全部分享会过于冗长,笔者只能去繁化简,挑最有价值的片段进行言简意赅的解读。


摘录

现在“圣坛”或“神坛”盛行,都是名人走下了,不知什么时候会写走上什么的。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人走上“神坛”的。

中国国情决定需要富集的政治资源。又提出“经济化政治”的概念。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化政治”会是主要趋势。“经济化政治”既是主观选择,也是客观的力量,人们不能不选择,甚至不能抗拒。“经济化政治”有利,也有弊。主要的弊端是政治性权威会处于弱势,将来要回复也不容易。

(笔者按:这是本书的第四篇日记,也是微言大义的一篇,最具指导性,也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进取心。作者明确指出,目前的“神坛”是不健全的状态。站在2023年,我们能体会到很多,那些走下了神坛的中国政治家又开始走了上去。今年5月份,国家文物局规定了41名近现代大师的书画不准出境,这项命令是在文艺领域制造神坛。各行各业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开展“走上神坛”的运动是一个文明走向复兴的必经之路。)

(邓小平)他提出“国权”的概念,为维护国家主权,虽然西方目前有超越主权的观念,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依然至关重要,不能超越的,他对这一点特别警惕。“国权”是很有创意的概念,针对“人权”。
……
中国目前的力量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所以要低姿态。未来中国发展了,中国的利益国际化了,中国必须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地位,在经济力量发展起来之后,要有更为巩固的地位和力量。

(笔者按:国权是一个毫无创意的概念,作者明显是在暗示最关键的“针对‘人权’”。1989年,历史终结论被提出。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1994年,美国准备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此时,以美国为首的旧北约军事集团仿若《新世纪福音战士:破》的第八使徒,就像MAGI认为挡不住第八使徒,绝大多数人不认为中国能挡住美国。但作者比动画里的葛城上校还要大胆,他不仅认为可以成功阻挡,而且还准备反攻。但为此必须推崇国权压倒人权,意即稳定压倒一切,化全国为一盘棋的理念。动画里,人类阻挡第八使徒没有付出真正的牺牲,但现实呢?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3人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只是人们会去专门记录的数字。由此可见,作者在本段展示的信心、决心和觉悟都是巨大的。知识不一定带来勇气,所以作者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品味的。)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强者;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

做“学问”的人往往有一种本能,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为这就是“学问”。在一种场合下,这是对的;在另一种条件下,这又是不对的。

潜在的和明显的文化矛盾不是被化解了,而是被压制了。一旦这种政治和军事的高压减弱,文化冲突和矛盾就会显露出来,甚至会以一种扩大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也是国际关系的客观力量对国际霸权政治的一种反弹。所以在后冷战时代,文化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了。

人的生命总是要有寄托的,在失去了父母之后,你会突然觉得这样的寄托是重要的。没有子女,没有家庭的温暖,唯一的寄托就是生命消耗在那里的地方。可能世界上有很多人是这样的。这就是生命的结构。

(笔者按:作者实际暗示了自己的生命消耗在政治学上,这是对从政的向往。)

……社会政治由社会每个成员的集体活动构成, 政治权力来源于这个集体每一个分子,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存在和活动构成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无此不能谈民主政治。然而,在民主政治的实践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是一种相反的力量,即民主政治运作的力量把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排挤在政治过程之外,无论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还是因为非技术的原因,这个过程的确在发展,并且日益严重。
……民主政治本身已经成为为民主而民主,或者为利益而民主,为意识形态而民主,不是为人的生命而民主。整个冷战时期以及后冷战时期西方政治体系的产出,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别的不说,从建立了庞大的武器库和军事力量来说,就足以证明民主政治本来的逻辑已经被超越了。
……实际上,民主政治本身也越来越脱离了人本身,发展成一部庞大的政治机器,成了外在于社会成员,也外在于掌握权力的阶层的存在,似乎不是人在控制这部政治机器,而是政治机器在控制人。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严重的现象。

尼采的学说实际上很值得研究,因为他是在一个世界秩序需要变化的时代提出他的政治思想的,他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最后寄托于“超人”。大凡在历史发生这样的需要的时候,即需要建立新的秩序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思想家,主张用强力和通过强人来确立新的秩序。问题是新的秩序是否是能够建立起来,还是它有自己发展的逻辑,不论人怎样努力,最后还是这样的秩序。
(笔者按:此处是作者个人思想的体现。在前文之中,作者赞扬“全国一盘棋”,但不认为只要全国一盘棋就能克服万难,他认同的是行之有效,行之无效则果断放弃。)

集中了一些文章,准备写《革命后社会中的政府》。这本书如何能写好,还要好好地设计一下,要有新的切入点。
……革命后社会是特殊社会,也是人类历史上经常出现的社会,但是这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由革命本身造成。问题是革命后社会如何变成一个有序的社会,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是革命后社会向稳定社会过渡的最基本的道路。这一点不解决的话,革命后社会就是不稳定的社会。

(笔者按:一般,人们会把“和平年代”视作人类正常的社会阶段,将“战争年代”视作非常特殊的社会阶段。但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不这么认为,他们对社会阶段的看法也是辩证的。询问对方如何理解共产主义可以快速分辨一个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那些认为共产主义是“人间天堂”的只是乌托邦爱好者,那些嗤笑共产主义的则不学无术。作者则更加去意识形态化,把社会划分为稳定与不稳定的阶段,失利者制造不稳定,得利者不得不制造稳定要素,这就意味着时刻都需要新的秩序。)

人往往会迷惑的,越集中精力越迷惑,有时散漫一些,反而不会糊涂。

心理的力量历来是一个社会基本的动力,有时是最强大的动力源。这种动力源,发动起来之后就强大无比,但是也可能成为破坏性的力量。在没有发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任何力量,静静的,看不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看来要注意这种心理的动力,要发动,但是要发动到恰当点。物质力量谈得比较多,心理力量谈得比较少。有12亿人口的大国,心理力量多么大,在被一种什么因素发动起来之后,如果不是社会有目的的发动,那将是灾难。如果是社会有目的的发动,那就是毛泽东说的“精神原子弹”。

(笔者按:人被组织起来就开始保守,但过于独立则具有破坏性,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我有时常常问学生的问题是:“你有精神 上的痛苦吗?”实际上也就是问“:你有精神上的快乐吗?”大部分人不能谈这个层次上的痛苦快乐。但是,没有精神上的痛苦快乐的人,难道可以作为一个来过这个世界的人而存在吗?难道是一个有过真正的生命的人吗?

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是?需要一种创造的快乐。

人不是什么都能的,尽管人很聪明,在繁衍后代这个问题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的聪明只是能够繁殖后代,但是不能设计后代繁殖。除非用非自然的方法。尽管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人类繁殖后代基本上还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大概不这样,就不为人类了。

更大的悖论是:如果孩子有出息,他是绝对不能在父母身边的,照顾父母和养儿防老之说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出息,整天在父母身边,要父母来照顾,父母又有何依靠呢?

人知道自足,有时是最大的幸福源泉,内心的平静,胜过一切满足。

(笔者按:有时。)

今天见到L院长,他刚刚从日本访问回来,说在奈良参观了日本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的实验室,

人颇受震动。日本已经搞了一个300人的实验计划。根据设计,要达到的是托夫勒所说的“电子小屋”。到那时,人们将在家里办公,一切文件将通过电脑系统来处理,不必在统一集中的办公室中办公;人们将在家里学习,可以在电脑系统中调看全国甚至世界上最好的教授的课程,同时可以双向对话,回答疑问;人们可以在家里购物,各种商品将在电脑中显示,选中之后由商店专门送来;可以在家里看病,各种药品可以直接从电脑中选取,X光之类的处理可以由专门的车辆送来;人们可以在家里选择上百种电影看,由统一的处理系统播送到家里;人们可以选择全世界的电视节目,大概可以在600种左右,同时可以自动地翻译成本国语言;等等。这些并不是十分遥远的东西,而是已经看得见,已经呼之欲出的东西,有的已经出现了。原来在科幻小说里描写的东西,就要变成现实。

更重要的挑战是:它们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的管理方式,也改变社会的组织方式。如果大部分的办公楼都不再需要了,大部分的报纸也不需要了,大部分的大学也不需要了,大部分的大型商场不需要了,会发生什么呢?简单地说,是就业结构的问题。复杂地想,社会将如何来管理呢?意识形态的作用将如何存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将如何变化?如此等等。

(笔者按:技术进步的喜悦对政治学者是不多的。因为它带来的麻烦更多,例如直接涉及到就业问题,这就是政治的视角。)

孔德是一名在动乱年代建立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因而在理念上比较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不同。他们比较强调个人主义的理念。在不同的社会状态下,人们的思想总要受到影响,不受到影响不可能。今天的许多学说,实际上也就是时代的产物,不这样看问题,看不透。

(笔者按:摘录到本站,只能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植芝理一。研读植芝理一的作品也是这样,我们始终是不如与植芝理一同时代的那批读者更能把握本质。这是打击,也是斧正,要另辟蹊径,要寻找自己擅长的解读方向。)

人是容易受到诱惑的。人在自己的欲望没有满足之前,总是向往着它。人受到金钱、美丽、权势的诱惑,人多是凡人。在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状态中,这样的诱惑既是动力,也是阻力。社会的进步和矛盾往往是人所受到的多种诱惑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近代以来,最大的一种诱惑就是“民主政治”的诱惑。所有生活在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人,均会受到它的诱惑。尽管人们对它有不同的阐释,不同的理解,也赋予它不同的功用,但受其诱惑是确定的。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把人从这种诱惑中解脱出来,不论是正面的解脱,还是反面的解脱,均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笔者按:痛恨XX,理解XX,成为XX——现代人必须经历的三件事。)

个人就是在整体的增加中减少,而整体就是在个体的减少中增加。我们理解自己和社会,离开了这种认识,将减少应该具有的快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