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随笔我攒了很久,本来想说很多“其他事情”,但今晚(4月5日)发觉自家的宠物猫可能熬不到下周,便没了心情,也不知道该怎么修饰那些“其他事情”相关的文本,就部分交给AI整理吧……
我家的宠物猫是家里人取了名,我没有给取正式名,一般叫他“哥们”。常说猫来穷,但他的出现带来了很多好运。我从朋友手里接过他,从此与他相处八年。23年,我在站里发了一张他的照片。
他是公猫,美国短尾猫,性格温顺又固执,还有些胆小。当初我想领一只母猫,试图通过养猫接近初恋对象的心灵。但看到他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抱着也不会乱跑,觉得乖巧,就领了他。后来,初恋对象在我心里的分量越来越不重要,远不如我家猫。
他不喜欢生人,去宠物店洗澡也会闷闷不乐,饭不吃水也不喝,害得老板娘赶紧打电话,生怕绝食而亡。家人说他是书生转世,我不知道,我不太信这些东西。
他还没死呢,但宠物医生说的,我自个的知识以及他的病症表现都在指向那个字。老朋友说“对孩子最好还是安乐了。猫耐痛很强,你都感觉出来他不舒服那是真痛苦了。”
之前写“其他事情”的时候,准备了这么一段文本:
看《棋士》,崔业带儿子去香港检查身体。原以为是渐冻症,结果是肌萎缩。他苦笑着说:“现在有了治愈希望,可这希望,却让我满心绝望……”
这种让人绝望的希望,本质就是另一种绝望。察觉到这点后,就该趁早放弃。
我确实是这样的性格。比起情感,我更多依赖意志来支撑生活。能陪伴我的时间已经有限了,我想多陪陪他。但他现在很痛苦,我需要尽可能不打扰他,让他能休息时,好好休息……
(补于4月6日 上午:
他拒绝离开家,他过去就讨厌离开家。被我硬塞到宠物背包里,离家嗷嗷大叫了好几声,然后一直沉默。
上午10点,他被送进了宠物医院,医生助手很会哄人,说会尝试救治,若有所好转就送往收容中心和他的猫咪同伴度过余生。这位助手只收了安乐死的钱,看来这笔钱也包括了对客户的心理安慰。
4月4日是清明节,我希望他是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方才告别当下。)
(补于4月6日 晚上:
根据医生建议,上午给猫猫做了安乐死。
要么尊重它的世界:拒绝药物治疗拒绝安乐,宁愿在家痛死;要么尊重人的世界:就像给予药物,再给予他快速解脱的临终方案。
决定后,我更深刻体会了这股强制性力量:为了催生社会,人类生产强迫人们相遇的要素。最后,一切生命都被迫与人类相遇,遵循人类给他们的规定与安排。
在人类的天地里,动物无法定夺的选择,只能由人类代劳。
有一位嗓门比心眼大的超雄哥们在旁边安慰。
他身上的江湖气很浓,他有一句安慰话,对我倒是有用:生活不是只有快乐与悲伤的状态,还有平淡。
)
文娱名单
今年想要关注的小说主要就是姬叉的《山河祭》,我一直都是他的书迷,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漫画就还是过去那些,还没追完。
关注的游戏比较多,只是基本没有表作了,这里直接上图吧。
游戏发布会
任天堂发布会让我觉得失望,但这种失望与互联网舆论不同。
游戏机或者游戏定价并不值一提,因为过往就有游戏内容和定价的差异化策略。爱好都是昂贵的。
对国人玩家来说,最大的冲击可能就是意识到“游戏是廉价娱乐”不等于所有游戏都是廉价娱乐。过往,单机游戏能够成为廉价娱乐,完全建立在实体盘的二手交易。之所以道具收费的网络游戏会普及,是因为它本就是普罗大众喜爱的定价方案。根据美国ESA的报告,2024全美电子游戏销售额的50%以上都是手游贡献的。
Spending on video game content increased to $50.6 billion in 2024, up from $49.8 billion in 2023, with mobile games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half of all video game content spending ($26 billion in 2024, up from $24 billion in 2023, before app store fees). Hardware and console sales were down to $4.9 billion in 2024 from $6.5 billion in 2023 while accessory sales grew 6.7% from $3 billion in 2023 to $3.2 billion in 2024.
—— U.S Consumer Spending on Video Games Totaled $58.7 Billion in 2024
因此失望不在于价格,而在发展方向:近年游戏创新都依赖于网络传输,比如云游戏、会员订阅制游戏仓库、热更新以及AI相关内容,NS2发布会的主打功能也是如此。如果放在NDS时代,摄像头需要对应《LOVEPLUS》这种具有交互理念的前瞻性游戏,而不是开发一个类日式综艺模式的玩法噱头。
残疾人篮球游戏《DRAGXDRIVE》作为一款典型的原教旨DEI理念作品,也透露着粗糙、傲慢和应付。复刻残障人士现实生活的不便是很有趣的游戏方向吗?旧任天堂不至于如此做游戏。
在我看来,这是日本游戏从业者的新陈代谢。有人走,就有人留。不知道留下来的人都去了哪里,该不会是同人游戏吧?(笑)
社会未来
之前一直说,我对未来很悲观。当然,这是从国际角度说的,全球关税战不就开始了吗?
关税战不是特朗普的一意孤行。如果真的不能推行,美国行政结构有诸多力量可以牵制他的胡作非为,就算闯进白宫又有何不可?关税战是具有内驱力的,其关键就在数字化建设。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国际上有人说,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
……
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工智能时代,Token作为模型处理文本的最小单元,通常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单词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文本片段,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衡量标准。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为1千亿,现在每日消耗量已经达到10万亿级,1年增长100倍。
……
刚才我们说到,据有关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
——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
腾讯明确表示,世界范围内生产的显卡不够满足国内建成数据中心的需求,而建成数据中心的电力则更加短缺。日均Token消耗量还会翻倍增长,那么“电力”从何而来?根据《202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国内电力主要来自燃煤机组和水电机组,其中50%都是自燃煤机组。
以前提到过,非洲正在争夺矿产。众所周知,拥有矿产资源是实现工业集群化的前提。那么数字化所要的电力呢?国内绿能已经走在世界最先进位置,依然还有50%的煤电依赖。其他国家区域地势能够铺设绿能吗?又交得起沉重的知识产权费用吗?
显然,欧洲通过碳排放协定锁死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速率,而美国的关税战是直接推高他国数字化成本。作为老牌帝国,真是夫唱妇随呵。
数字平权先是“平主权”再有“平人权”。如果说在经济阶层里探讨的是数字平权问题,那么在国家间关系里要讨论的就是能源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影响深远。
历史任务
今年真的发生了不少事情,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历史任务。
我的历史任务就是把经验传达给新生代。其余历史考题,我不配回答也解决不了。但文娱相关的经验,我可以提供给还不懂的人。
去年,朋友觉得两性矛盾不会从网游烧到单机游戏圈,现在应该已经没有什么疑惑了吧?游戏行业是同一拨人,连灰黑产也互通,STEAM的好评/销量/在线人数也有了刷量方案。
但这些我无法解决,我就是个普通人而已。
能做的,我已经提前做了。鼓励国内宅男学会不挑食,不等着别人喂饭,老老实实给自己做饭,哪怕利用AI工具进行生产和分享也好;教给他们分辨从业者的方法;让他们发觉一个人不受组织,不在组织里体现社会性价值,就等于社会性死亡。
我认为,我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
是活在别人的尺度与规定之下,还是向往自由?如果选择后者,那你就要把这份向往自由的灵魂生出来,为她把屎把尿,让她的手脚能伸展,陪伴她长大成人。你需要逗她开心的玩具,还要准备保护她的有效武器和防具。
准备武器的人很少,不是吗?但我不悲观。跟我相处多的书友应该知道,我从来没有发明一套理论,以此发展理论信众或者强迫别人相信的习惯。我都是从最底下去观察,谁需要什么,我就去替他寻找。如果他不需要了,我就知道这套理论的生命力已经丧失了,要么改造理论恢复生命力,要么再去寻找更鲜活的理论。
我热爱物,但更相信人。